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14章 怎么办?

马未都点点头:“这话我赞成,他确实把握住了京味儿话本质,他作品里,常用反弹琵琶方式,借用习惯性语言,用调侃语句来躲避崇高,从而消解文学严肃,正经,刻板面目,这一点确实是他独有。”

杨明对王塑出名喜闻乐见,知道这厮脾性,不把文坛搅和个乱七八糟,他决不罢休。

王塑作品的语言风格,影响了一代人说话和写字的表达方式,某种程度上,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。

他的小说让很多老辈文人找不着北,明明是对非道德现象表示忧虑,他非说你是在建立道德理想国。

你要追求信仰,他说你弱智。你要呼唤精神,他说你先得解决温饱。你反对物质,他说你世俗……

闲聊时间过的飞快,不觉又到午饭时间,马未都邀请杨明去外面吃饭。

杨明摇头:“我还是回去吧,下午还要去东城找武天培,回去我也得准备一下。”

香江嘉德秋拍临近,杨明和老爸商量后,准备把仇英一幅清明上河图,和孙遥征卖给他的两件青铜器拿出来上拍。

限于国内古玩行业疲软的市场行为,香江嘉德拍卖会,吸引了琉璃厂众多古玩商店,基本都拿出看家物品上拍。

当杨明带着物品,来到东城港澳中心嘉德办事处时,发现琉璃厂国营,私人,很多经理,掌柜的都在。

旧香楼顾掌柜这次动了真格,拿出的拍品竟然也是件青铜器,还是带铭文的。

一圈下来,杨明发现,自己拿来的拍品属中等偏上,不差,但也排不上前几名。

荣宝斋这次拿出件赵孟頫书法作品,估计是新任经理托关系弄来的。

杨明自钱见宸离任后,没去过一次荣宝斋,现今荣宝斋那些当代画已经吸引不了他。

朱家溍曾经讲过,解放后美术界已经失去华夏书画传统,西方油画技法成为主流,包括传统画法也是工笔居多,匠气严重,传统写意国画韵味消失殆尽。

没有国学传统诗词功底,留白处连题写贴切诗句都不会,只会在角落处,写上年月日,签名盖章,这样作品何能被称为写意国画!

哪怕后来那些所谓的国画大师作品被炒成了天价,杨明已经知道,那些画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,炒作而已。

武天培很忙,他根本没想到京城文玩界会这么捧场,想着只是一个例行秋拍,随便发了份邀请函,没成想竟引得众多国营老号负责人拿着精品物件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