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9章 困境

十一期间,杨明收到了两封感谢信,一封是胡泽红寄来的,另外一封是候长荣,这让他很意外。

候长荣信里很正式感谢了他寄来的照片,胡泽红则告诉他红楼第二期培训班马上集结,地点可能要变,到了京城有时间联系他。

他其实内心有些期待宝姐姐或林妹妹能回有信反馈,但最终却是他没想到的人回了信。

看完信,他自失一笑,明白自己在别人眼里估计连小白都算不上。胡泽红和候长荣都是南方江浙一带人,出身世家,待人接物自有一套礼仪。

他现在可以说是无业游民,处于社会最底层。现今社会,无业或者个体户还是被人看不起的,他虽不在意这些,但别人可不这么看。

所谓的下海创业者,基本都是在单位郁郁不得志之辈,但凡稍微有点地位的,没人出来创业。

想到创业,他不觉想到了刘玉凤。这女人自从拿到钱后就没了消息,他几次想去看看进展如何,但想到说过不干涉,不参与,只分红的话,还是忍住没去。

“唉”,叹了口气,寻思自己是不是被刘玉凤利用了?答案是有可能。

管她呢,反正也没多少钱,大不了最后把机器设备处理了回本。

建房包出去他倒是很省心,每天去看看进度,哪里不合适叮嘱工人改进就是他这段时间工作。

这时代包干建房是最优选择,光是建筑材料就不是他能搞到的,水泥钢筋,砖头瓦块,每一样都是计划内物资,像他这样家庭根本搞不来。好歹木料通过高价搞到手了,别的他真没办法。

两处房屋承包总费用才四万出头,当然木料除外,木料他花了一万多块钱。干下来大概需要五万多块钱。

最先完活的是厂甸那处,面积不大,建了个三合院。

有了空地,他把于木匠找了过来。把那一堆故宫弄来的旧木料交给他,除了柜台,博物架,其他任他发挥,做什么都成,手工价格总共是一千元。

于老头这次把孙子带上了,毕竟他年纪大了,这次量大,他也吃不消。他准备加紧时间赶活,争取入冬前干完。

十一月份天气已经转凉,琉璃厂这边工地主体完工,现在正进行室内装修。门面柜台,博物架杨明让于木匠先做出来,如果不够他还准备再去找周胜利鼓捣些出来。

其实两处院子都算三合院,琉璃厂这边虽然面积够大,但正房建成了门面,后院依然是三合院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